举措更精准、服务更精细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召开北京市中小企业“双16条”政策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我市狠抓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在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保障企业权益、做好企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增、量质齐升的状态。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也面临着生产成本增加、融资渠道有限、优秀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认真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双16条”措施,内容各有侧重,形成政策合力。一方面突出普惠,重点通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等措施,帮助全市中小企业降本增效、纾困解难,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突出重点,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诉求,通过支持技术创新、加强上市培育、拓展海外市场等措施,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聚焦主业,深耕细分领域,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据王磊介绍,“双16条”贯穿一条主线,坚持两轮驱动,体现三个特点,构建四大保障。
技术创新方面
落实中小企业进口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用品或采购相关国产设备享受税收减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化。加大“专精特新”企业重大基础创新产品的首制首试首用保障。向企业开放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场景,提供算力支持。
体制机制创新方面
推动“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聚焦涉企事项典型场景,依托“京通”“首都之窗”等平台,推动实现涉企事项和政策的“一站式汇聚、一体化申办”。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发“专精特新贷”“专精特新保”“专精特新险”“专精特新基金”等金融产品,解决中小微企业经营周期和贷款期限错配问题。探索股权投资支持模式,鼓励引入S策略,提升私募基金投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体现全面覆盖、
精准施策和高质量发展三个特点
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方面
通过12345企业服务热线、“京通”APP和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及时总结反映集中的诉求,实现“接诉即办”,加强“京通”APP“专精特新”服务专区建设,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保障需求及时解决方面
强化市区协同,充分发挥“服务包”机制作用,加强调研走访和诉求办理,按照“有事必到,无事不扰”的原则,做好服务保障。
保障社会资源高效利用方面
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构建中小企业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为中小企业开展政策宣贯、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完善企业上市培育机制,提供各类上市辅导服务;支持建设产业支撑平台,对特色园区建设中试打样和共享制造平台给予支持。
保障政策落实到位方面
建立企业服务综合评价体系,按月开展“服务包”和12345企业服务热线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开展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年度评估,引导各区进一步细化纾困帮扶举措,制定针对性措施,创造性开展支持中小企业专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