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资讯 产业园 写字楼 厂房 仓库 土地 政府招商

华夏幸福专业产服助力企业建设运营中国首个天基物联网

2019-10-16    来源:未知
摘要:从行以方便到无中生有,通信的每一步变革,都让我们的生活改头换面。 5G来临的前夜,人人都在谈论万物互联,但仅凭地面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真的足以让万物都联系在一起么?
从行以方便到无中生有,通信的每一步变革,都让我们的生活改头换面。
 
5G来临的前夜,人人都在谈论万物互联,但仅凭地面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真的足以让万物都联系在一起么?
 
物联网的核心是基于互联网,这就好比汽车和汽油,而全球仅有5%的海洋面积和20%的陆地面积覆盖了地面通信基站,大部分的区域都处于“无油”状态,究竟如何解决地面通信基站无法覆盖的部分?
 
现在,终于可以抬头“望天”。
 
天基物联网的问世,通过卫星传输采集数据,不会受到天气、气候等因素影响,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无障碍的实时物联互通,更广泛用于海洋与岛屿、石油与电力、地震与灾害、工程机械等目前地面通信基站无法触达的领域。届时,天、地合一,将真正实现“万物互联”。
 
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行云公司”),肩负着建设运营我国首个天基物联网——“行云工程”的使命,毫无疑问,这是实现万物互联版图上的最后一块拼图。
 
在消除人类活动区域之外超过80%以上的空间盲区之前,如何顺利实现从“地”到“天”?
 
行云公司,已经寻找到强而有力的“助燃器”。

 

“0”的突破

 

即使在5G试验逐渐成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一步缩小,但在全球超过80%的陆地及95%以上的海洋,蜂窝移动网络仍然无法覆盖。因此,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除了依赖“地面”,还需要抬头“望天”,布局天基物联网。

 

何为天基物联网?又称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发射卫星上天组网,以卫星为基站,为地面用户提供物联网服务。

 

较之于国内,国外基于天基物联网开展的数据采集,监测和控制,在某些领域已经发展非常成熟,譬如Arogs系统和Orbcomm系统。不少发达国家都计划在未来数年,发射数百颗低轨道卫星组建卫星物联网星座。
根据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预计2025年前,天基物联网产值可达5600亿美元至8500亿美元,这给市场预留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行云公司常务副总刘萧磊对此表示:“物联网早已在智慧城市、智能人体健康、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我国至今没有自建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在万物互联的大势下,中国迫切需要一套系统弥补缺失。

 

作为国内最早启动的天基物联网项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行云工程”承载着我国专用于物联网商业卫星通信系统“0突破”的历史使命。
行云公司身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母公司,依托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肩负起 “行云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使命,迅速成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军企业。

 

简单来说,与中国“地面”上的三大运营商模式相似,先建基站,然后运营通信网,只不过,行云公司的基站,远在天边。

“汉产”星座

 

“虹云·武汉号”、“行云一号”、“快舟一号”系列火箭的升空,为浩瀚无垠的太空增添了几道来自“武汉籍”的卫星身影,这些都是坐落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内中国航天科工系企业的研发成果。
 
作为引领中国商业航天的排头兵,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目前除了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卫星测运控、卫星应用等方面的航天产业链正在形成,此外,中国航天科工旗下的多个重大项目均在此落地,其中就包括“行云工程”,这也成为行云公司选址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重要原因。
 
“这是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基地,是商业航天的根据地,我们没有考虑过别的地方,这里是发展商业航天最优的选择。”刘萧磊坦言,公司从注册就扎根于此,这里就是行云公司的家。
2017年4月,由武汉市政府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和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联合打造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在武汉市新洲区开工。
截止到目前,“行云工程”正按照既定轨道在这里稳定运行:2017年1月,首颗技术试验星“行云一号”卫星已经成功发射;两颗开展应用试验的卫星“行云二号”01星与02星的发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接下来,行云公司计划在2021年发射12颗卫星,完成小规模组网并拓展行业应用;最终在2023年发射80颗卫星,完成星座组网并大规模推广应用。
届时,远洋航行的海上集装箱,除了位置定位,其内部的温度、湿度等信息随时可被监测;当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爆发时,天基物联网能为应急救援快速建立通信联络和指挥系统,为守护每一个生命搭建起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从明年开始,行云卫星的组装有望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完成,并且未来的运营控制中枢也将设置在此。


背后的“助燃器”

行云公司所在的卫星产业园内,拟入驻的航天产业港4号研发楼正在进行着紧锣密鼓的内部装修工作,卫星接收基站基座已在楼顶安装完毕;设备调试完毕后就可投入使用。
“我们的特长是航天技术,对于公司日常运营的各种需求,华夏幸福的产业服务团队会针对我们的意见,加班加点寻找解决方案,从建设装修到琐碎的日常对接,全程服务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专注于企业和项目的发展。”刘萧磊相信,在华夏幸福这支“靠谱”团队的支持下,后续项目推进有了极大的保障。
 
让刘萧磊更加有信心的,是产业集群式发展在未来有可能产生出同频共振的巨大效应。
 
不只行云公司一家企业,据刘萧磊介绍,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就是围绕商业航天的产业链打造,上中下游产业链都可以在这里配套,无论是产业链上游的火箭研发制造,卫星平台研发,还是下游的测运控和应用,产业链上的诸多企业都因此聚集在一起,将形成一个产业发展高地。
 
除了基础设施,能够“共享“的还有人才,无论是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一江之隔的光谷,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硅谷,这种在同一空间内,人才交叉迁移带来的区域繁荣,早已被市场多次验证。
 
对行云公司而言,当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聚集在一起,能够共享的除了现在,还有对产业发展的未来想象。
 
去年底,由行云公司牵头,中国首个天基物联网产业联盟在武汉成立,联盟聚集了来自国内从事商业卫星科研、制造、运营、服务、应用和金融资本等领域的近150家单位,毫无疑问,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天基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究及标准制定,为后续全面铺开市场奠定基础。
 
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华夏幸福始终坚持“产业优先”的核心策略,凭借先进的产业集群打造经验,通过构建产业发展生态体系,优化产业环境,延伸产业链配套,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供更高效的发展保障。
 
毫无疑问,这些都将成为商业航天冲上云霄的“助燃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