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个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正式签约落地
近日,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二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办。会上,北京市首个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正式签约落地,北京市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中心同期揭牌成立。此外,北京24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发起“大模型应用产业联合体”,并发布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024年)。
本届大会以“更安全、更开放、更普惠——让大模型真正成为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创新成果,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迈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智慧升级”的新时代。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于英杰在致辞中表示,北京正在深化系统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构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截至目前,北京市有相关企业2200多家,约占全国的四成;备案上线38款大模型,占全国近一半。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北京市人工智能相关产值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元。
当前,大模型深度赋能垂直行业和前沿领域,正在孕育催生更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于英杰表示,面向未来,北京将进一步聚合政策资源,在芯片采购、算力统筹、人才规划等方面加快出台系列落实措施。同时,将围绕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基础大模型等核心方向推动创新主体加速技术迭代,努力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围绕新型架构芯片,通用智能体等潜力方向布局前沿颠覆性技术;将建设公共平台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底座,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打造大规模算力集群,为大模型训练提供充足的算力支撑;将加强场景牵引,深化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围绕机器人、聚深智能、医疗、自动驾驶、金融等领域引导行业用户开放核心数据场景,打造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影响力大、带动性广的应用标杆;将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设立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国产芯片、大模型创新算法、聚深智能、智能体等领域;将出台人工智能领域专项人才规划和支持聚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着力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市级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和青年人才,加快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梯队。
据了解,“京西智谷”作为北京门头沟区人工智能产业新名片,在本届大会上发布多个产业合作项目,围绕集齐人工智能算力、数据、算法三要素,全力发展人工智能应用生态。
其中,围绕算力方面,北京市首个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正式签约,“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与4家企业共同打造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标志着“一廊四极”首都地区算力供给体系中的“京西一极”将通过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算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创造。
据悉,集群将面向北京市乃至全国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及科研单位服务,提供全面自主可控、开源开放、安全高效的算力,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以算力集群赋能创新集群和产业创新。
围绕数据方面,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服务中心揭牌,将依托北京市人工智能算法交易服务中心的运营经验,围绕数据资产服务,开展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入表、融资服务等创新业务,探索并拓展“产业+数据”“数据+场景”“数据+应用”的创新发展模式和数据资产价值实现路径,延展数字产业生态,沉淀并汇聚更多的高价值数据资源落地,探索建立数字经济全方位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围绕算法方面,成立“AGI联合研究中心”,将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视音频领域的应用开展前瞻性技术科研攻关,持续输出研发成果。同时,将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产学研用结合,聚焦文生视频大模型赋能传统视听产业,加快促进视音频领域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进一步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在千行万业的深入,更加需要各环节充分协同实现共享。面对自建算力和模型成本高、行业伙伴难以获取开箱即用的模型服务等问题,亟需建设一个生态聚合平台支持快速对比多个模型,挑选最合适的大模型支撑应用构建。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健康发展、构建协同合作平台,北京24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发起“大模型应用产业联合体”,将打造生态聚合的“AI原生应用引擎”平台,与人工智能产业模型、应用、服务等各类伙伴,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生态合作模式,建立人工智能产业标准,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升级。
作为北京市人工智能重点布局区之一,下一步门头沟区将从自主算力、数字视听、优化产业生态三方面持续发力。其中,进一步建强国产自主算力,按照首都算力供给体系规划,聚力打造“京西一极”,构建异构算力,全方位做好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使用和技术支持。同时,聚焦数字视听领域深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建设AGI联合研究中心、内容安全大模型、数字人产业平台。此外,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出台和完善行业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引进扶持、基金金融支持等系列政策,并进一步深化创新应用场景开放。